科学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PREVENTDISEASE呼吸道传染病随着寒冬到来,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感染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已进入高发流行季节,且临近年末,人员流动频繁、聚集性活动增多,呼吸道传染病感染传播风险加大。为了保护您和家人的健康了解并预防以下几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至关重要!!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主要症状一般为突发高热(达39~40℃)、肌肉酸痛、干咳、咽痛、头痛、全身乏力、寒战,可能伴有鼻塞、流涕和胸部不适,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4天内出现。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患流感后出现重症的风险较高。肺炎支原体感染是由肺炎支原体(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在秋冬时节。主要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主要症状以发热(体温大多数在39℃左右)和咳嗽为主要表现,可能还伴有头痛、咽痛等症状。咳嗽通常较为剧烈,且在夜间可能加重。婴幼儿一般起病急,病程长,病情较重,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憋、喘鸣音较为突出。感染后,症状可能持续1至3周,咳嗽时间甚至可能长达6周。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易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眼结膜等部位,主要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次为眼部和胃肠道感染。主要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主要症状高热(39℃以上)、精神萎靡、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的咳嗽、咽痛流涕,以及眼睛发红、疼痛、流泪、畏光等眼部疾病,如结膜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以呼吸系统病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主要传播途径可通过飞沫、密切接触或接触传播。主要症状多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可能伴有低热。在婴幼儿中,可能表现为喂养困难、烦躁不安、呼吸急促。严重时,可导致喘息、呼吸衰竭,尤其在5岁以下儿童中较为危险。成人感染通常较轻微,但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严重症状。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以下这些防护措施建议收藏为了您和家人、朋友的健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提醒您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可以降低呼吸道传染病感染、传播风险。1.科学佩戴口罩感染者佩戴口罩可以阻挡病毒在空气中的播散,健康人群佩戴口罩能够减少病毒的吸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外出或与其他人员接触时应佩戴口罩。需照顾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与其同处一个房间或近距离接触时也需佩戴口罩。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进入医院、诊所和其他密闭场所时,也建议佩戴口罩。2.注意手卫生手是发生传染病交叉感染的重要媒介,注意手卫生是防止病原体通过接触途径传播的重要措施。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接触眼、口、鼻前均要洗手。要掌握科学规范的洗手方法,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揉搓双手至少持续20秒。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使用质量合格的手部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3.遵守呼吸礼仪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可将流感等呼吸道病原体随呼吸道分泌物以飞沫、气溶胶的形式扩散到周围空气中,周围人吸入后可发生感染。因此,当要咳嗽或打喷嚏时,头应远离他人,背对他人,保持足够的社交距离。无论是否发病,均应使用纸巾或手绢捂住口、鼻,如来不及,可用衣袖内侧遮住口、鼻,如不恰当的使用了手遮挡,则应及时清洁双手。4.经常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稀释室内病原体浓度的简单、方便、经济措施。在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较好、保障安全性的条件下,可采用全日开窗的方式进行自然通风。在寒冷天气,也尽可能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5.增强机体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中,平衡膳食,足量饮水,作息规律,保障睡眠,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6.积极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对于有疫苗预防的呼吸道疾病,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应积极接种相应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等)。7.及时就医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等异常症状,根据情况采取居家休息、服药或及时就医等措施;若病情加重时,应立即就医。到医院就诊开药时,做好自我防护。注意戴口罩,回家后要认真洗手。加油!谨记以上建议,做好个人防护才能更好和家人朋友度过一个更健康的冬季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芦山县疾控中心 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心理
小黄鱼翻身?上海大鲨鱼北伐啦!
下一篇:幸福无感,该如何走出这个魔力怪圈?